一點都不該潮的中國詞彙

這兩天有篇報導,關於時下最熱門 Z 世代的 APP,不意外的抖音、小紅書、微博都榜上有名,畢竟這幾個在年輕一點的族群中算是很普及,也因此中國詞彙也同樣的融入台灣社會中。

雖說兩邊交流,語言影響很正常,但是面對敵對國家,這種「語言流動」就顯得很危險,尤其是在台灣使用台灣資訊詞彙,還就被戲謔的稱呼為「支語警察需要業績」

幸好這幾年和服着付師的訓練,讓我的性子比較平和,我還能微笑地離開,畢竟是朋友的地盤吵起來難看,但回家後越想越氣,於是就了打了一篇文章,省得每每回想就氣到心肝肺都疼。

這篇文章從資訊詞彙的角度切入,畢竟跨國公司對於語言使用更加敏感,全世界不少語言都是「有相同的節奏,卻有不同的旋律」,例如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等。

對於中國詞彙並沒有抱著反對態度,如果今天在中國或者是跟我交談是中國人,那麼使用中國詞彙無可厚非。但相對的今天在台灣,使用台灣詞彙,那麼也請尊重在台灣使用台灣詞彙的人,不要動不動就亂給人扣上「支語警察」的標籤,這玩笑可真不好笑。

Facebook 原始貼文

有 81 人閱讀過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