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風俗博物館,是我第一次踏上京都旅程時就想前去參觀的景點,卻不巧他們剛好在整修,也就只能遺憾了;第二次前往京都,是和同事臨時出發,行程排得很衝促,這也導致壓根沒想起來還有他們家;第三次去京都,是為了參加和服教室的考試,行程早早敲定,這回總算把它排進去了,還特地搭配附近的薰玉堂本店一起走訪,只是下京區的位置略偏,手機上的地圖沒拉到那邊,結果就這樣直接跳過去了,等我想起來,人都已回到台灣了。最後那次的遺憾特別深,因為本來能免費體驗平安服飾中的小桂,在疫情後已經改為展示區域,沒能體驗到,多少覺得有點可惜,也因這三次的錯過,風俗博物館成為心中始終掛念的「白月光」景點。

畢竟在第三次前往京都之時,我曾對自己說:「我絕對不要再踏進關西機場一步!京都,很棒我也很喜歡,但我也想去日本其他地方走走阿!」雖然如此,然風俗博物館跟西芳寺是個例都是我願意重返京都的重要理由之一,尤其是我對十二單衣的平安時代服飾有著無法抗拒的著迷,這邊是非來不可的聖地阿。之後在兩天兩夜的京都快閃之旅中,時間雖短還是要把所有對京都的殘念景點都要塞進去,特別是西芳寺與風俗博物館是我的兩大遺珠,優先安排在第一天造訪,就深怕又發生什麼遺漏的意外。

尤其是當我走進館內的那一刻,真的有種「夢終於照進現實」的感覺,雖然展館規模不大,但每一個角落的用心布置,我足足在裡面拍了一個多小時才走,就知道裡面的桂話有多用心了。且風俗博物館也會定期更換展示內容,每次主題都會根據季節跟節慶來調整,某種程度上我們也是跟著平安貴族的四季再走,這種感覺真的很棒,真心覺得這值得重複造訪,雖然接下來他們又要進入整修期了,要 2028 年才能再度開幕,但好東西總是值得等待的。

風俗博物館基本資訊

疫情之後,京都的觀光人潮明顯暴增,連原本方便又划算的市區巴士一日券都停止販售,目的就是為了引導遊客改搭地鐵,分散過度集中的人流。出發前看了不少相關報導,原本也有些擔心這趟會不會一路人擠人,不過實際走下來,除了在四条河原町這類原本人就多的區域以外,我走的區域都感覺不太到人潮,特別是位於下京區的風俗博物館,一路走來竟異常安靜,彷彿與網路所說觀光爆炸的京都是兩個世界,街道寧靜,走起來也特別舒心。

我是在參觀完西芳寺之後,轉搭公車來到這一帶。下車地點是「西本願寺前」,由於我是從北邊過來,剛好在距離博物館不到一分鐘的地方下車,離博物館很近省下腿力;但如果是從京都車站方向前來,下車點會是在西本願寺那側,就需要過個馬路,相對之下就有比較遠一點。這點我是覺我還蠻幸運的,前面先是原本可能雨天的天氣,居然出大太陽,現在又多了省下走路的功夫,感謝淺草觀音和幸福地藏菩薩的保佑。

風俗博物館位於一棟名為「井筒左女牛ビル」的大樓五樓,這棟建築落成於昭和 56 年,結構略顯老舊,耐震度也因此不足,也因此自 2025 年起要將進行為期三年的耐震補強工程,雖然稍微有些遺憾,但考量安全,也只能耐心等待了。建築外觀貼著漂亮的藍綠色磁磚,這顏色的磁磚真的很有復古風情,也因此最初看到它後,就一直以為這扇帶著復古燈座的鐵門才是入口,推了老半天推不開,還以為遇上臨時休館日,差點當場陷入絕望-神明居然在緊要關頭放棄我了,幸好最後有發現自己的誤會,虛驚一場。

真正的入口其實是旁邊的自動門,門口就可以看到風俗博物館的介紹,看到這個才確定沒走錯,進去後直直走去搭電梯去五樓即可。

博物館本身空間並不大,電梯一開直接面對就是主要展區-六條院,這點我有點嚇到,我還以為會繞一下還是甚麼之類的,就這樣直接撞進去,有點讓人有點驚慌失措,這就進來了,那票要去哪裡買?

還好的是,售票兼服務櫃檯沒有很難找,人一出來往左邊一轉頭就能看到了,購票同時可以跟櫃台服務人員索取這次展覽的介紹 DM,記得要日文版,雖然日文版看不太懂,但英文版更看不懂,日文至少還有漢字能加減看,外加對源氏物語跟平安貴族文化有一點點了解,還是能推敲個大概,更多的就是回去在查資料了。如果真的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話,強烈推薦要索取 DM,上面介紹的內容更多更豐富,展覽區也是也寫牌子,然牌子就那麼大,不可能塞那麼多文字進去,這時候就是要 DM 來補充了,以下解說的專業內容就是從 DM 上面擷取下來的,再搭配我所查到的資訊,融合在一起。

館方週邊散策景點

由於下京區本就屬於京都較不熱鬧的區域,如果打算特地前來風俗博物館,建議可以一併安排附近的景點,例如西本願寺。相較於車站附近的東本願寺,西本願寺的規模與氣勢毫不遜色,還沒走進寺院,光是隔著馬路遠遠看見那座專屬大門,可以想見以前的占地有多廣,只是這種被切斷的區域規劃,讓我聯想成功大學,成大也是因為占地太廣,為了讓周邊居民通行方便,部分校園土地就劃為馬路使用,校園太大每次從東到西,若是騎車都得繞好大一圈,我想或許西本願寺也是這種情況吧。

如果對佛教美術特別感興趣,不妨順道拜訪這附近由龍谷大學設立的「龍谷ミュージアム」。這是一座專注於佛教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分為「亞洲的佛教」與「日本的佛教」兩大展區,內容涵蓋佛教從印度發源、向東傳播,再進入日本本土的整體脈絡。並透過佛像、經典、繪畫等展品,呈現佛教思想的多樣性與時代演變,展場設計也強調互動與教育性,即使對佛教不是特別熟悉,也能從中獲得不少知識與感受。

這一帶同時也是京都香鋪老舖「薰玉堂」的本店所在地,從風俗博物館走過去只需五分鐘,比我預想的還近。相較於京都其他香鋪多集中在中京、上京的熱鬧區域,位於下京的薰玉堂顯得特別寧靜,可能也因為這樣,它才會在我第三次京都之行中再次被我遺漏。不過,這間店的香品確實獨具特色,像我買的香袋在其他香鋪就沒見過,而且我發現自己竟然比起常見的白檀,更喜歡他們家的沉香香氣,這點讓我也有些驚訝。

另外,如果剛好時間允許,還可以順道去「京つけもの西利」的本店看看。我原本是被他們門口擺設的插花吸引才注意到這家店,後來才發現這其實是京都有名的漬物老舖,本店除了販售各種漬物,還有賣冰淇淋和飲品。自從我在岡山旅館吃到好吃的漬物後,只要看到京漬物總是特別有興趣,可惜那天我還得趕回去拿行李,也就沒進去逛逛,有點可惜,這天的行程真的排得太緊了。

免費體驗區轉為展覽的遺憾改變

在疫情之前,館內左側有一長條區塊是拿來讓遊客拍照體驗的小袿(こうちぎ)體驗專區,我那時候就是衝著這個才想來的,疫情發生後就有心理準備應該是收起來了,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看到還是多多少少有點失落,現在這邊改成了1:1等身文物的展覽。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經典的十二單衣立姿人偶,隔著一層御簾望去,自帶一種彷彿加上濾鏡的朦朧美感。細節之處也不馬虎,館方貼心地在人偶背後安排了鏡面,讓觀賞者即使站在正面,也能一覽衣物背面的構造。

御簾作為區域的劃分工具,在這邊無論是從站姿的十二單人偶望向內側坐姿人偶的方向,還是反過來觀賞,都出我意料的清楚能看清彼此的身影與細節。起初我以為隔著簾子會讓人難以看清楚裡頭的情況,畢竟在台灣常見的竹簾,從外頭望進去總是朦朧不明。但實際上,在這裡從簾後望出去卻出奇地清晰,連在最後面的紙門們都很清楚看到當中的畫作,在這台灣幾乎是不可能。

後來才發現,日本的御簾多半使用細緻的竹簾或紗質材質製成。從現場觀察可以看到,這層御簾上的竹編纖細整齊,密度恰到好處,讓我聯想到夏季和服常見的「絽」這種織法——乍看之下輕薄通透,彷彿能一眼望穿,實則細節交錯、層次豐富,讓人產生一種似看非看的感受。

這樣的「若隱若現」效果,其實也與光線的運用密不可分。若在真正的古代建築中,並不像現代室內有大量照明設備可以自由控制亮度,因此白天時室內光線通常較暗,外面則因採光自然明亮。此時若從外向內看,反而因為明暗反差而看不清楚簾後的樣貌;相反地,若是夜間簾後點上燈燭,簾前又沒有光源,那麼簾內的人影與活動便會在朦朧中浮現,更增添一種隔閡與想像的美感。而我能在風俗博物館裡,無論從簾前或簾後都清楚地觀賞到人偶的姿態,是因為展場雙邊都設有照明,不然應該是有一邊看出去應該要不清楚或模糊的。

坐姿女子這也不是單純展現穿著十二單坐姿的樣子,根據介紹這邊所展示的為「重現賢子的女房(宮廷侍女)所穿的 20 層重襲服飾」。後一條天皇的中宮 ( 當時為皇太后 ) 賢子(けんし)所處的時代,女性們穿著名為「重襲」的服裝,從柳、櫻、山吹( 黃槿 )、紅梅、萌黃等色中選三種顏色,每種顏色各搭配 5~6 層衣裳。也有人每色穿7層,因此整體的重襲層數可達 15~20 層。

平安時代所追求的「重襲之美」,其實在現代和服中依然能窺見一二。以振袖的著裝為例,在領口部分通常會搭配一條名為「重ね衿(かさねえり)」的裝飾領,這條領片通常會選用與振袖相呼應的色彩,有時還會帶有織紋或金銀線點綴,為整體造型增添華麗層次。此外,振袖內裡所見的「半衿(はんえり)」,也不再只是單一的白色,通常會選擇有刺繡半衿,或是有其他相配的顏色款式,雖然無法像十二單那樣在領口堆疊出多層色彩,但透過「重ね衿」與「刺繡半衿」的巧妙運用,仍能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和裝的色彩層次感,這也延續了自平安時代以來對服飾色彩與搭配的美學講究。

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漫畫《緋櫻白拍子》,雖然這部作品現在回頭看來有不少令人想吐槽的情節,但裡頭對平安時代宮廷禮儀與服飾文化的呈現,其實還頗有考據精神。其中有一幕印象特別深刻,年幼的女主角穿著小袿輕易地翻越了簾前的欄杆,讓男主角當場嚇了一跳。

當時我還以為他只是覺得女主太不淑女了,行為舉止不夠得體。直到後來自己開始理解平安時代服飾的構造與重量,才理解到男主份驚訝,更多應該是源自服飾本身的厚重與行動上的限制。即便小袿在貴族女性的日常服飾中算是輕便的了,但與男性常穿的狩衣相比,依然重量十足,層次也複雜許多,要在穿著這樣的衣物下做出翻身、跳躍等動作,幾乎不太可能。所以,男主角當下的直覺反應,或許不是因為她的不合理法,而是根本不合理,他穿狩衣都翻不過去,一個小女生怎麼可能穿這樣還翻得如此輕鬆。

擷取自緋櫻白拍子第四卷的第28~31頁

在坐姿人偶的後面,則展示貴族的勤務服顏色,日本平安時代深受唐代的影響,唐代對服裝與身分等級有明確的限制與規範,這規範也影響到日本,故每個身分都有相對應規定的袍子顏色,在1/4寢殿展示中所描繪的「法華經千部供養」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人偶有穿著相對於自身官位的不同顏色束帶,參加儀式的貴族們所穿的就是「束帶」。束帶是平安時代貴族男性的正式服裝,類似於現在的西裝,是進宮參拜等重要場合所穿著的服飾。

此次展出的並不是平安時代中期之後常見的「「一位~四位為黑色、五位為深緋色、六位以下為深縹色」」的樣式,而是更早期的版本,也就是《源氏物語》所描繪的平安中期色系。從一位貴族所著的深紫,到位階較低的淺縹袍服,漸層遞減的色彩中,不只映照出階級制度,也展現當時貴族對色彩與禮制的細膩講究。現場用實際布料標示等級,也是非常難得的觀賞體驗。以下關於各個顏色介紹內容,全都摘錄自館方在現場的看板,然後就簡單的中文翻譯,若有錯誤,歡迎來信指正。

一位 深紫 (こきむらさき)

人臣中的最高位顏色。僅限「太政大臣」才能穿著。
在《源氏物語》中,源氏在完成六條院之後被任命為太政大臣,便是穿著此色。
以紫根(紫草根)染製而成。

人臣で最高位の色です。太政大臣のみ着用を許される色で、『源氏物語』での源氏は六条院完成の頃に太政大臣に上っています。紫根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二位 淺紫 (あさむらさき)

官職上為左大臣、右大臣所穿的顏色。
在《源氏物語》中,葵之上的父親是左大臣,弘徽殿女御的父親是右大臣,皆為穿著此色的人物。
以紫根染製而成。

官職でいえば左大臣と右大臣が着用する色。『源氏物語』では葵の上と頭中将の父である左大臣、弘徽殿の女御の父である右大臣などが着用しました。紫根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三位 淺紫(あさむらさき)

官職上為大納言、中納言、近衛大將等人所穿的顏色。
《源氏物語》中被稱為「大將」的源氏,在「葵」卷車爭場面中擔任勅使時穿的就是此色。一位至三位總稱為「公卿」、「上達部」。
以紫根染製而成。

官職でいえば大納言や中納言、近衛大将が着用する色です。『源氏物語』では「大将」と呼ばれ、「葵」巻の車争いの場面で勅使であった時の源氏の袍の色です。
一位から三位までを公卿や上達部といいました。紫根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四位 深緋(こきあけ)

官職上為近衛中將所穿的顏色。
《源氏物語》中,源氏的官職從四位的近衛中將開始,因此他被稱為「源氏中將」時所穿的就是此色。
以日本茜(植物)染製而成。

官職でいえば近衛中将が着用する色です。『源氏物語』では、源氏の官職は四位の近衛中将から始まっており、「源氏の中将」と呼ばれていた頃に着用していました。日本茜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五位 淺緋(あさあけ)

四位、五位以上的貴族被允許進宮,稱為「殿上人」。
《源氏物語》中,源氏之子夕霧在通過大學寮的考試後成為五位的侍從,即穿著此色。
以日本茜染製而成。

四位・五位以上の貴族は、昇殿を許されることから「殿上人」といいます。『源氏物語』では、大学寮の試験に合格した後の夕霧が五位の侍従となり、この色を着用しています。日本茜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六位 深綠(こきみどり)

六位以下的官人稱為「地下」,不被允許進入宮殿。
《源氏物語》中,源氏讓本該任四位的兒子夕霧,從地位較低的六位開始歷練,因此穿著此色。
以刈安與蓼藍染製而成。

六位以下の官人は「地下」といい、昇殿を許されていませんでした。『源氏物語』では、源氏が元服した際、息子の夕霧を、本来なら四位にするところを、大事に育てて低い六位という位から始めさせています。刈安と藍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七位 淺綠(あさみどり)

如通過考試的大學寮博士,以及為安產祈願或病癒祈福的陰陽師等,屬於七位,穿著此色。
以刈安與蓼藍染製而成。

夕霧が入った大学寮の博士たちや、安産祈願や病気平癒の祈禱をする陰陽師などは七位であり、この色を着用しました。刈安と藍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八位 深縹(こきはなだ)

《源氏物語》中出現的雅樂寮樂師們,其中位階是八位的人會穿此色。
以蓼藍染製而成。

『源氏物語』にも登場する雅楽寮の楽人たちの中で、諸師たちの位が八位でした。藍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初位 淺縹(あさはなだ)

「初位」是最下等的官位,甚至還有低於初位、無官位的「無位」。
以蓼藍染製而成。

初位とは、最下位の位です。さらに初位の下に、位のない無位がありました。藍で染められた色です。

小結-期待十年的重逢,如願踏入京都風俗博物館,一如既往地的精彩

風俗博物館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不是陌生的地標,而是一段長久以來的念想。前三次因為時間、動線或是突如其來的行程安排與它擦肩而過,這次總算抵達這邊了,多年的心願終於達成了。老實說,還沒踏入館內前,我有些擔心會不會因為期待太高,等到實際參觀時反而會有很大的落差,畢竟十來年的期待總有可以會過度美化的可能。然當我站在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六條院」實景還原前,心中的疑慮瞬間煙消雲散,展區的細膩與講究,正是我當初認識這座博物館時所想像的模樣,現場看到深覺遠遠超越。

等 3 年後風俗博物館未來再重新開館,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安排整整一天留給這一帶。從氣勢恢宏的西本願寺開始,慢慢走訪風俗博物館,再一路走到京つけもの西利喝杯飲料、吃個冰淇淋稍作休息,若想深入了解佛教歷史,還有龍谷ミュージアム可以探訪;正餐時間則可以前往附近人氣拉麵店吟醸らーめん久保田 ( 本店 ),或是町家改建而成的食と森用餐。若和我一樣對香道有興趣,薰玉堂也就在附近,日文不錯的人甚至還能預約他們家香道體驗,深覺這區是被低估頗具文化深度的景區。

原以為這次的風俗博物館之行,一篇文章就能收錄完畢,沒想到實在有太多想分享的畫面與感受,加上實在太多照片都是我心頭好,最後只好拆分成上下篇。這篇主要介紹館舍基本資訊、周邊景點,以及那令人惋惜但仍值得欣賞的體驗區轉變。而在下一篇中,就可一起深入館內主展空間,以「物哀之美」為主題,探索風俗博物館如何重現《源氏物語》中平安貴族們以姿態祈願現世與來世安穩的深刻祈求。

風俗博物館~令和7年(2025)4月1日より3年程度休館

  • 門票:一般 800円、中学生/高校生/大学生 300円、小学生 200円
  • 地址:京都市下京区堀川通新花屋町下る(井筒左女牛ビル5階)
  • 電話:075-351-5520
  • 開館:10:00~17:00
  • 休館:星期一、 國定假日、盂蘭盆節8月13日〜8月17日、展示替期間
  • 官網:iz2.or.jp ( 新版 ),iz2.or.jp/top.html ( 舊版 )

*除特別標示外,本文照片皆由筆者(yanshoto.com)本人於旅途中拍攝,擁有完整著作權,為維護著作權,請勿未經授權轉載或作為商業用途,感謝您的理解與尊重。

相關書籍文章

相關延伸文章

✦ 喜歡這篇文章嗎?

《煙雲漫筆》的每月慢信會收錄這樣的片段,也會分享一些未公開的草稿與旅行筆記。
如果你也想一起閱讀,歡迎留下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