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網路普及的現代,旅遊手帳的必要性還有嗎?這問題困擾我很久,以前做旅遊手帳是因為有很多資料需求,尤其語言不通,功課沒做好會平添許多麻煩,然而現在只要有網路,有甚麼會查不到的,尤其 Google Map 不但能指路,還能幫忙查車班、轉車等重要交通資料,只要確保手機網路穩定,旅遊手帳似乎沒有那麼必要。
且看了很多網路上分享的旅遊手帳,或多或少都會手繪一些畫作在在本子上,不管是人物還是邊框,整體而言就是很漂亮,但我知道我做不到,我是那種天生就是不會畫畫的人種,只能看著那些美美的分享望而心嘆,也因此更覺得旅遊手帳在現代這網路普及的時代來講,已經沒有必要了。雖然後續還有做過兩本國內的旅遊手帳,不過那是發生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前,換成智慧型手機後的兩次京都旅行就沒有再做過了。
直到有次因為年輕小朋友不相信沒網路也能自助旅行時,我才拿出第一次去京都旅行所做的旅遊手帳,來證明我所言不假,看完後小朋友問了我「那妳之後去玩還會在做嗎?」,雖然我跟她說不會,畢竟資料都在網路上,再特地列印出來,感覺很多餘。然這次交流還是勾起了心底深處的念頭,尤其是當小朋友拿著本子問我裡面的內容時,十幾年前的旅遊記憶突然全部又再度湧現,小朋友看完一次我也跟著再玩了一次京都,而後其他人來看也同樣也問,於是我又重覆了一次十年前的京都旅程,不得不說這個過程很微妙,隱隱約約地把旅遊手帳的價值給襯托了上來。
後來碰上東京製菓學校有短期課程可以上,面對和菓子學習最高學府的誘惑,完全無法抵抗,立即報名參加了年底的進修課程,於是小朋友再度對我發出了靈魂烤問「那妳這次會不會做旅遊本呢?」,相較於上次,這次我的回覆是「當然會」。雖然我回答會,然我對於如何製作這件事情並沒有實際的方向,再那之後花了一段時間去思考與研究,總算想出實體與虛擬結合,讓空白頁數不再是困擾,就算不會畫畫也能將內容搞得很充實的旅遊手帳製作方法了。
放棄自製、 MOLESKINE 跟 TN 的緣故
為這次的旅程,選擇筆記本的過程中有這著許多的考量與評估,一開始我在手帳本上的選擇上就遇到難題。第一次做的京都旅遊本,我是自己買紙回來壓縫自製的,這種方式能很有效選擇自己需要的張數,然現在我想要的紙張,只能網購沒有實體,單一購買的量我可能護照都換兩本了都不一定能用完。
其次是出社會工作後,真的沒有大學時那種熱血了,光是想到要縫就覺得累,我連我和服領子都買專用布膠來做更換了,要我拿針線我是真的沒那動力了,最重要的是沒有習慣的影印店,以前能那樣搞,是因為在影印店上班,店內機器超熟,店裡的前輩們也放手讓我自己調整設定,現在想要那樣搞,就得先找到能配合的影印店,這點也頗為麻煩。若是真想像第一代那樣做,最好方式還是是自己買雷射印表機來用了,只是雷射印表機的碳粉夾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想來想去還是買現成的比較省時間跟荷包。
決定換成市售筆記本後,本來我是想用 MOLESKINE 的,手邊還有著大學時期購入的魔戒限定版,想說物盡其用好了,然一拿上手就覺得沉重,雖然後來秤重它才 350 公克,不知為什那時候手出啥問題,總之當時覺得它重,考量到旅行會走很多路,背包已經很多東西,還要放入這麼重的筆記本,覺得這本帶出去後,讓我供養在旅館內的機率有九成九,立即果斷放棄這個念頭,改看其他牌子筆記本。

在選擇筆記本的過程中,曾有一度考慮過要不要用 Traveler’s Notebook ,只是 Traveler’s Notebook 的 Regular size 並非標準 A4 或 A5 尺寸,對於常見的的A4 或 A5 宣傳單,我沒有自信能夠排好版面;其次本子 64 頁的厚度我也覺得不夠,若是單純規劃行程還沒問題,若要塞進一堆資料的話,怕是兩三本都不一定能滿足。而後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這趟和菓子進修之旅的總頁數高達兩百頁,且還是本子尺寸還比 Regular size 寬的 A5,若是換成 Regular size 的話,恐怕要四五本才能把回憶收納好了。
選擇 MIDORI MD Notebook 與意外驚喜
挑來挑去後,決定使用 MIDORI MD Notebook A5 空白本。之所以會選中他們家,首先是 MIDORI MD Notebook 這個牌子跟筆記本生產歷史夠久,由於這次製作旅遊手帳是打算長期製作下去,基於個人偏好,我是希望本子的規格能夠統一一致,選擇一家有著悠久生產紀錄的牌子就至關重要;其次是要好買,高品質的筆記本不是每一家獨立文具店都有賣,雖然網購能夠解決這問題,但是若有急需就很麻煩,然 MIDORI MD Notebook 只要是獨立文具店都有賣的,且台南唯二家獨立文具店也都有販賣,算是高品質筆記本中好入手的牌子了。

此外就是尺寸多元跟塑膠書套,MIDORI MD Notebook 這系列有蠻多尺寸可供選擇,然選擇 A5 這尺寸,主要是考慮到很多宣傳 DM 通常是做成 A4 或是 A5 大小,選擇 A5 在後續排版上應該會比較方便,且本來就規劃要輸出很多照片,若比 A5 再小的話,能放的照片就不多,且照片也必須是小小張的,感覺好像看不到照片甚麼細節,雖然 A5 外出攜帶有點略大,考量到後續就覺得還可以;空白本的選擇則是為了更自由地發揮,雖說方格跟點點也多人也發揮得很好,然我還是喜歡一片空白,且我在書寫文字時,就算沒有參考線,我也有辦法寫的跟下面像是有線條規範住的筆直,不用擔心文字會飄的亂七八糟。
其次他們家 A5 空白本就有縫線版跟輕量版騎馬钉兩種可以選,雖然我選擇縫線版,但是輕量版對於旅遊手帳製作上也很有幫助,這點後面再提,且書套這個真的很重要,書套能保護本子在旅遊過程中受損程度降到最低,雖說受損的本子會有時間流逝的美感,但那前提是不能太糟糕,書套則能提供一定的保護,後來深深覺得有書套超重要。

使用 MIDORI MD Notebook 的意外驚喜是,大學時期曾收過 iPaper 老闆贈送鋼筆用的洋蔥紙以及一堆樣品紙,這些紙的顏色跟 MIDORI MD Notebook 色調相似到差不多,印章蓋在這些紙上再剪下貼到 MIDORI MD Notebook 上,不點破根本沒人會注意到印章不是蓋在本子上的,太驚人的巧合了。


第二個讓我意外的使用,是直接把輕量版的本子拆了,把內頁直接對半裁成 A5,不但變成旅遊手帳的內頁補充來源,有時太晚發漏掉要貼的東西,這時候就能用裁切下來的紙張來進行搶救,剩餘紙張也能拿來蓋章,之後再裁下來貼上,就跟洋蔥紙一樣無任何違和感。而輕量版外皮部分則還可以充當分隔板,尤其是當兩段旅程都在同一本子上的時候,拆下來的外皮就能派上用場了,超棒。


結語-把筆記本交給好的製造商負責,我們只要專注於留下旅行的回憶即可
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筆記本後,更能夠將精力集中在旅行的規劃上。過去,自己製作手帳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從選擇紙張到手工縫製,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自己操心,這樣的過程雖然有趣,但也壓縮了行程規劃的時間,特別是在工作後,時間總是不夠用,我也非時間管理大師,無法面面俱到,故將筆記本交給一家歷史悠久且品質卓越的製造商- MIDORI MD Notebook,讓我能專注於旅行本身,而不再為筆記本的製作過程而分心。。
MIDORI MD Notebook 的空白頁面設計給了我無限的創作空間,可以更好規劃期出發前需要的旅遊內容;其細膩的紙質,讓其書寫也成為一種享受;結實的裝訂,也讓我無需擔心旅途中筆記本的損壞,更可以貪心的將照片、票根、介紹資料、外包裝等小廢物都放入其中,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廢物隨著時間累積,讓手帳的厚度膨脹了三倍以上,也讓旅行的記錄更加真實與立體,正如就像朋友說的「我這回憶可以砸死人」。

紀錄旅行的方式有很多,而我之所以選擇這種看似最佔空間的方式,是因為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當它們與時間、地點和情境結合時,便能展現其真正的珍貴。就像考古學的概念,文物的價值並不在於其物理層面,而在於它所揭示的歷史背景。同樣,旅行手帳中的票根、餐票和包裝紙,透過文字和照片的搭配,便不再是廢物,而是承載旅行回憶的珍貴載體。
正是因為這些小物件承載著珍貴的回憶,才需要挑選一本合適的筆記本來作為載體。在選擇筆記本時,不僅考慮短期的需求,如尺寸、購買的方便性以及附加配件,更重要的是長期的保存問題,像是筆記本的質料是否容易脆化,裝訂是否會因為時間流逝而散開等。畢竟,與其在多年後懊悔,倒不如一開始就好好挑選合適的筆記本,讓回憶能夠妥善安放,待到日後翻閱時,也不必過於小心翼翼。
當然,如何收藏旅行回憶,這取決於每個人的習慣,但不管選擇了哪一種筆記本,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從這一次的旅行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