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次打算用外國旅行的態度來玩故宮,所以這次就不像之前那樣就看完展覽就閃人,重心都只放在展品上,而是稍微研究下關於故宮的環境,特別是用餐部分,必須說還好我有研究下,確定要在館內用餐,不然六月的台北天氣實在是太熱,要是在外頭用餐我應該會直接中暑。
之前也覺得故宮商品華而不實,這次認真很認真地看後,雖然還蠻多還是賣外貌的,但當中也不乏真的有創意跟有趣點的商品,不過看來看去覺得性價比最高的還是故宮的書籍們,那個印刷之精美,書籍厚度之扎實,更別提網購還有折扣,雖然如此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服飾珠寶相關的,買不起正品總能望梅止渴吧~可惜沒看到故宮南院現在展的《妙色—清代金銀飾件特展》,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部分展品是特別向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借展的,不全是自家的就沒法出,有點可惜。
這次不像之前形色匆匆,有好好吃飯,有好好休息,更重要的是打定主意之後有機會可以多來,所以有些常態展人潮太多的就直接先放棄,雖然很想說等人少再來慢慢看,但感覺故宮這邊應該很難,平日都已經覺得有點窒息,很難想像假日的故宮會炸到甚麼程度,且下次一定要更早一點來,早一點就能跟團體客錯開下,就不會撞上一團,讓看個展品也要跳來跳去。
故宮入場小指南:行李寄放、動線與購票優惠
由於太久沒造訪故宮,出發前我特地打電話確認行李寄放的問題。故宮人員告訴我,館內備有置物櫃可供使用,如果行李超過置物櫃尺寸,也有人工櫃台可協助寄放,而且重點是——全程免費!雖然印象中好像一直沒收費過,但親耳聽到還是覺得很感動,這點真的超貼心。本來一度想直接把行李寄放在旅館,不過考量到故宮有公車直達台北轉運站,若放旅館反而得繞路,權衡之下還是決定直接拖行李箱到故宮。
沒想到現實總有小插曲,只有極少數公車如紅 30 跟棕 20,才會直接停在故宮本院 B1入口,多數公車都是在中正路公車乘車處這邊停靠,這邊離本院入口還有一大段走道和不少階梯要走,我一下車就傻眼了,還好這次是國內旅行,只帶了個小登機箱,不算太費力,也算是國內旅行的優勢吧!

走進故宮本館一樓,這才發現館方動線規劃得其實相當貼心。右手邊是閑賦居咖啡廳,中間是寄物處,左手邊則是購票與租借語音導覽器的櫃台。我這趟最重要的三件事-放行李、買票跟找咖啡廳,全都集中在入口處,怎麼安排都很方便。

原本還有點擔心故宮的櫃子容量不夠,沒想到不只 20 吋登機箱裝得下,旁邊還有很大的空位,連我那個超大後背包也能一起放進去,讓我當場有點驚喜,本來我都做好可能要用兩個櫃子的心理準備的說。
最後提醒,千萬別急著先上網買票,因為線上購票再便宜,也便宜不過故宮針對本國人推出的優惠,買票時只要出示身分證之類的證件,即可享有優惠,票價直接從 350 降到 150 元,價差挺大的,省下的錢可以去閑賦居喝咖啡。
閑賦居初體驗:博物館裡的平價午餐時光
這次的重點之一就是閑賦居,以往來故宮,因為三希堂的價位實在太高,總是自備食物到戶外解決。這次想說難得輕鬆點,不要再那麼克難,本來下定決心去三希堂吃飯,結果一看到價格還是立刻縮回來,想說我出國都沒吃這麼貴的說,正煩惱著午餐選擇時,剛好看到閑賦居的介紹。雖然官網沒有附菜單,但查了幾篇心得後發現,無論菜單怎麼變,價格都比三希堂親民,大約就是落在早午餐店的消費範圍內,於是就決定來這邊用餐。
為了避開用餐尖峰,我大約十一點四十幾分就進去,慶幸自己早來了一步,因為十二點一到就開始出現人潮,等用完餐離開時,甚至下午兩點多還能看到排隊,畢竟館內用餐選擇有限,不來閑賦居,就只能去故宮晶華或三希堂了。我也很慶幸這次選擇內用,當天天氣實在太熱了,根本不想踏出本館一步,要是跑去戶外吃飯,說不定會中暑,畢竟台灣的夏天,正中午千萬不要在外用餐,真的會出人命的。
我點了燻雞起司三明治,搭配咖啡和巧克力千層蛋糕,價格約是兩百七。本來以為只有飯類可以加點附餐,後來結帳時注意到三明治也可以,加點的費用比單點美式咖啡還便宜一點,於是就直接升級到套餐去了,若還想吃更飽,還想再加點一份生菜沙拉,主餐加購只要79元,份量是超商的兩到三倍,雖然內容比較單調,萵苣或美生菜佔了大多數,但以這個價格來說,也算是誠意十足。

本來想試試飯類,但飯類價格比三明治高出一倍,換算下來再加個一兩百元其實就能去三希堂,最終還是選了三明治。原以為是常見的吐司三明治,沒想到端上來的是潛艇堡麵包夾生菜、燻雞和起司,份量很足,麵包烤得酥脆,吃起來也有五、六分飽。

再搭配巧克力千層蛋糕,剛好飽足感再升一級;蛋糕表現算中規中矩,比狸小路的千層蛋糕稍微遜色一些,擺盤上餐盤加了不少分,餐盤都採用素色設計,不知道是不是參考了汝瓷的美學,感覺放啥上去都不太醜。

美式咖啡部分,偏重烘焙風味,但還不到日本那種重口感,不是很喜歡這種風味的,但還可以接受,畢竟在日本被苦毒那麼多次了,就習慣了。只是想說,下次來應該會想試試他們的熱咖啡,感覺熱飲的杯子也更有質感,想拍下那杯子。
整體來說,閑賦居的餐點表現並不差,雖然在有限的選擇下,也沒有太隨便應對遊客,至少不會讓人覺得自己是盤子,沒想到之前居然都沒注意到,白白幾次讓自己在外頭吹風吃飯,超級狼狽。
故宮文創選物記:紅梅貍奴手機袋的意外驚喜
在展場內看展的時候,不時路過幾家紀念品小店,看到一款紅梅貍奴口金包頗為吸引人,心裡也盤算著要不要順便帶本專書回去細讀,於是決定這次離開故宮前,好好認真逛逛他們的文創商店。以前我總是直接略過這一區,總覺得台灣的文創商品大多只是噱頭,然而這次一走進去還真有點被驚艷到,商品種類比以前豐富很多。雖然文具類還是以外觀設計取勝,給人一次性消耗品的感覺,像筆記本的紙質一看就普普通通,還是主要靠各式藏品圖案吸引消費,唯一看起來各方面比較好的反而是手帳,不過都已經過半年了,只好等年底再來考慮。
倒是有幾樣商品讓我頗為心動,像是富春山居圖筆插名片座這款,設計概念和我之前買的小時脆脆小男孩 YIA 周記便條紙卡住的方式類似,這款感覺實用度更高,至少所占空間比較小一點,使用上只要把紙張或名片插進挖空處,名片或紙條就能穩穩站好。可惜這個產品出現得太晚,現在已經家裡已經有類似的商品,要不要買這個回也是要再看看。還有一款青花山茶書籤,設計得很貼心,可以直接卡在書頁角落,還有小把手能快速找到上次看到的位置,雖然圖案不是我的菜,但這個設計理念倒是讓我印象深刻,只是翻過來一看價格,還是忍痛放回去了。

逛著逛著,來到倒數第二區時,終於看到在展覽廳裡也出現過的紅梅貍奴系列。這系列推出了好幾款貓咪刺繡包包,讓我在不同尺寸間反覆猶豫,每個尺寸都能讓我挑出「不適合」的關鍵,一直到我看到紅梅貍奴手機袋才真正下定決心。其實我一直沒有手機袋,之前也考慮過,結果最後都換成五色帆布堂的斜背包。這次看到手機袋的設計,因為將橫向長方形構圖改成直立長方形,刪去了許多空白區塊,整體比例和視覺都比其他款好很多,這才果斷下決定帶著它離開。

最後要離開時,在櫥窗看到故宮 x Jhentea靜心點茶體驗組,當下就那玻璃茶海超級吸引我的,整套搭配下來也很不錯,只是看到那價格就謝謝了,我還是繼續用我的小茶壺喝茶好了,反正就自己喝,不用搞那麼複雜。

另外,若有集章需求的朋友,故宮的紀念章設在 B1 服務台旁邊,一共有四款,分別放在不同檯子上。每個檯子都附有軟墊,蓋章時只要輕輕一壓即可。唯一可惜的是,圖案以故宮文物為主,如果能再多點故宮本身的特色元素就更好了。

小結-觀展後記與旅行提醒

下次再來故宮,真的要提醒自己行李能不帶就不帶。雖然館方貼心地提供免費置物櫃,行李過大也有人工寄物服務,但光是拖著箱子一路走到館內,就已經讓人汗流浹背,尤其是初次前往的人,未必能一開始就找到比較近的路線。像我這次還是到離開時才發現 B1 樓層那條人工坡道,不過坡道終點還是有一小段樓梯要走下去,如果行李箱太重,還是建議寄放在市區旅館,讓自己輕鬆上陣,觀展心情也會好很多。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前往故宮的公車人潮還挺多的,原以為平日會比較清閒,沒想到車廂同樣是滿滿的人,拖著行李箱上公車不僅自己有點擠,也會覺得小小佔用空間而尷尬。幸好回程的時候人潮少了許多,帶著行李才沒那麼不方便。這也算是國內藝文行程的小提醒之一。
至於用餐,強烈建議大家想在閑賦居享用午餐一定要提早到場。平日大多數時候沒有用餐時間限制,但若遇到大型特展或海外特展 ( 像即將展出的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畫作 ),餐廳就會有時間規定,這點可以提前上網查詢、規劃,避免錯失用餐時段,才能吃得自在、逛得盡興。
這趟換個心態用「旅人」的角度遊故宮,發現其實台灣的博物館都蠻佛心的在經營,門票價格甚至還有本國人的專屬優惠,多來幾次越划算,且跟出國看展相比,國內旅遊完全沒有高昂交通住宿門檻,當日來回或臨時規劃一場兩天一夜的小旅行都很輕鬆。更棒的是,像故宮這樣的地方,每次來訪都有新展品與新細節等著發現,畢竟故宮的庫存量一直是很驚人的數量,就算今天沒看到心心念念的宋代緙絲,也能下次再來,也不會有「錯過就沒了」的遺憾。
*除特別標示外,本文照片皆由筆者(yanshoto.com)本人於旅途中拍攝,擁有完整著作權,為維護著作權,請勿未經授權轉載或作為商業用途,感謝您的理解與尊重。
相關文章
台北相關單人住宿心得分享
- 1 個人的住宿~西悠飯店,附早餐 | 大同區
- 1 個人的住宿~趣旅館林森店,附早餐 | 中山區
- 1個人的住宿~品格子旅店北車館,單人雅房 | 中山區
- 1 場夢幻價格的住宿體驗-兆基旅館C.C. HOTEL | 中山區
- 1個人的住宿~泊居旅店 2 館,高品質的單人雅房 |中山區
- 1個人的住宿~ 摩莎精品旅店,18 世紀飯店風格雙人房 | 中正區
✦ 喜歡這篇文章嗎?
《煙雲漫筆》的每月慢信會收錄這樣的片段,也會分享一些未公開的草稿與旅行筆記。
如果你也想一起閱讀,歡迎留下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