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從知識開始》閱讀、學習與好奇心是品味養成的後天途徑

有一份覺得很不錯的推薦書清單中,當中講到關於「品味」這類的話題,《 品味,從知識開始 》這本跟《品味奢華》放在一起,相較於《品味奢華》的厚重與難入手,《品味,從知識開始》的輕薄就覺得可愛不少,看了下書的介紹內文也覺得新鮮,就留下頗為深刻的印象。

雖說從書名能明顯看到作者要傳達的重點-品味可以透過知識累積,書中目錄大綱也能大概看出書的方向,著重在透過知識堆壘來成就品味。這跟印象中不少講述品味的書籍方向不太一樣,之前看到書籍內容大多是透過很多物件介紹使用來推疊出品味,然這本書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知識可以培養品味,這點就引起我的好奇,在細看網路書店的書籍介紹跟目錄後,就覺得這本書能帶的收穫應該很多,加上價格不貴,就順手買入了。

「好品味」人人都能擁有的技能

這本書的重點之一,就是作者認為「品味」這東西並非與生俱來的,不需要什麼天賦,是每個人本身就擁有的,然現實上大家卻是努力追求「品味」,會有這種落差在於-美術教育,日本美術教育的重點是放在技術訓練,而非美術專業的培養,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在於,大家並不認為美術是一門專門學問,就跟數學、歷史、地理等學科一樣要重視基礎理論的養成。

作者的看法很有趣,但仔細一想作者的建議其實很適合於普羅大眾,將繪畫拆解成一個個元素,然後依照順序是疊加起來,雖然不一定能成為驚艷之作,卻能穩紮穩打的畫出一幅畫作,這應該能減少不少剛學繪畫的挫折感,這很能解釋不少出書教學的繪畫書,編輯方向都是像是食譜一樣,將圖畫拆解後一步步教學,這種方式不但科學同時也有效率。

既然品味人人皆有,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是認為某些人的品味特別好呢?關於這點,作者提出的解釋是「要理解什麼是普通」,「普通」是在接觸過好東西與壞東西之後,得到的一種介於兩者間的標準就是「普通」,由於品味是一種無法量化的概念,因此在評估無法量化的品味時,當我們能擁有越多元的評估方法時,自然我們的品味就會越好。

也就是當我們接觸越多東西,我們的數據庫就會越豐富,因此我們越能評斷某東西好或是不好,或是評斷是不適合這個場合,就像一般來說不會拿路邊攤小吃去跟五星級飯店餐點的相互比較,因為兩者的立足點本身就不同,而這個立足點就是「普通」。「普通」就是我們評估方法的標準尺,而當我們了解夠多「普通」時,我們就越容易去評估出每個受眾分類所需要的東西,因為了解所以就能提出合適的企劃與建議,讓我們的工作表現有別於他人,這也是作者認為「好品味」是未來工作必要的技能的原因之一。

透過大量資訊來培養「好品味」

作者在書中重覆強調他並不特別,品味這東西也不神秘,也不用擁有特別天分,重要的積累足夠的「知識」,而知識的累積則可以透過大量翻閱書籍、收集資料來堆積。當你看過越多資料,累積越多知識,屏除掉先入為主的主觀意識,就能瞬間讓事物呈現出最佳狀態,自然就成為一位他人眼中有品味的人。

這道理就類似於俗諺說的「富過三代,才懂吃穿」,古代資訊收集困難,品味會需要透過家族的一代代的積累,才能養出所謂高雅的後代。而現代拜科技所賜,資訊收集不再像過去那樣困難,動動手指在網路上搜尋就一堆,認真一點的也能從圖書館、書局等地挖掘出需要的書籍來累積知識,大千精品當鋪的老闆秦嗣林就曾說過,他對骨董文物的理解跟認識,就是來自於故宮月刊跟相關書籍。

大量資訊的內建,不只能幫助自己成為擁有好品味的人之外,還能讓「靈感」無限湧現而出。作者在各式各樣實體講座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大家都想知道如何發想出一個「前所未見」的企劃,然對作者而言,沒有甚麼企劃是屬於前所未見的,所有熱門的企劃都源自現存事物中再進化而成,而非憑空出現。所謂創新應該是從「從 1 到 2」或是「從 A 加 B,然後變成 C」,不會突然從 1 就跳到 5,過度跳躍的可能結果就是市場還無法接受,宋代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變法內容太前衛,當時社會背景與技術根本跟不上,在錯誤時間出現對的人,本身就是一場註定的悲劇。

從這邊可以得到一個重要概念,人們面對未知事物雖會感到驚訝,驚訝背後所代表的是恐懼與遲疑。接觸新事物時會忍不住與過往經驗做對照,是人之常情,因此想要一個憑空而出的創新點子,在實物推廣上會需要一段非常長時間的推廣。若公司沒有十足的「耐心」去經營,那麼該企劃就會變成叫好不叫座,最後也只能黯然收場。

經典案例就是《週刊少年 Sunday》與《週刊少年 Magazine》。他們倆家都是率先以周刊模式來推廣漫畫,我們現在已經這種模式,然剛推出時卻是種嶄新型態漫畫推廣方式,因為是新模式所以他們咬牙撐下長達十年的虧損 (堅持 vs 效率:談談日商和台商的「文化差異」),這就是市場的現狀。

若無法有這種豪賭的本錢,那麼最好企劃就是在現有基礎架構上,創造出一種「應該存在,但卻不存在的東西」的產品差異,這遠比起追求未曾出現過的東西更實在。而要打造這樣東西就是依靠著淵博的知識,來幫助我們決定方向,減少冤枉路,更能讓我們洞察先機。

讓「品味」精準度進而抬升品質

在我們累積了大量資訊之後,我們就要將其「感覺」精準度,精準度的意思在於兩項產品之間的「些微差別」,也就是說要明確指出不同產品之間的差異,而不是含糊其詞的「這感覺比較好」來帶過。

人的感覺非常纖細敏感,我們都能感覺出哪項產品比較優良,同樣是塑膠製品,無印良品能比絕大多數同類型廠商優良,就是他們做出了產品之間的「些微差別」,無印良品的滑軌在推拉的滑順感、摸起來的溫潤手感、外殼顏色為眼睛帶來的舒適感等是其他廠商也無法給予的,這些小差異慢慢累積起來就成為無印良品吸引消費者的獨家品味,最終成為他們贏過絕大多數同類型廠商的關鍵,所謂「設計就藏在細節裡」,而無印良品做到了這點。

贊助商連結

也因此我們需要累積大量的資訊,成為自己能夠看出「些微差異」的知識庫,不只是要看出差異,我們還要能將知識轉化成產品的附加價值,透過知識來包裝商品/品牌,也就是現在常說的講故事。透過故事讓產品更深入人心,同時透過知識的分析,像是經典款分析或是觀察到的現代人使用習慣,將這些結果放到產品上,讓產品更能夠拉開與其他產品的差異。

這些做法都離不開所謂的知識,而感覺就是知識的集合體,任何一項讓人感覺到美的產品,其背後都是有著讓人感覺到美好的事物,這些事物記憶串接在一起後,對應上眼前商品,消費者們才會不自覺驚呼「這設計好美」,然後就替消費者找到替換家裡產品的理由。

當我們知道品味是透過知識累積來塑造,也就是代表我們擁有越多豐富知識,對於新產品的方向越能清晰,降低摸索方向所浪費的時間跟成本,就是專業能力的展現,也是書中強調重點之一的「品味能夠提升專業能力提升」。當越發感受到知識所帶來的好處後,自然會越自主學習,渴望更多的知識,就會不自覺的增強了「聆聽」這項溝通能力,畢竟打探情報也是獲取知識的來源之一,有不少商業的創新點子都源自於無意間的對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也是品味來源之一的說。

到了書籍後半段,就能越來越清晰為什麼品味會拉高專業能力,也更能感受到品味在工作上所能發揮的影響力,這些都是無法靠倉促的翻閱幾本書,看幾篇相關網路文章就能養成,需要的是寬度跟廣度都有足夠深厚的知識吸收才能養成,越到這邊越能感受到「富過三代才懂吃穿」背後所代表的涵義,也更能感是到歐洲老牌貴族世家高人一等的自信從何而來,那都是世代累積下來的知識給予的強烈依靠,知識成就了擁有者觀看世界的高度,而這高度展現出來的具體化現象就是「品味」。

小結-你的氣質裡,藏著你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也是我覺得更能表達出整本書精神的段落

一眼就能挑出好家具的人,可能至少看過一百本甚至兩百本室內設計的雜誌,或是逛過很多家具店,或是曾向專家請益,吸收累積了足以和專家匹敵的知識。或許不像在學校讀書那樣辛苦用功,只是當成興趣樂在其中,但最後卻能累積龐大的知識,(略)

對自己的品味缺乏自信的人,必須先認清自己收集的資訊其實很少,客觀資訊也相當缺乏。就算是能瞬間就讓事物呈現出最佳樣貌的人,其品味絕不僅是來自感覺,而是來自大量隻的長期積累;換言之,品味是透過深入鑽研,任何人都能擁有的技術,絕非與生俱來的才能。

~擷取自該書 103 頁

這段話完美的將作者想法表達出來,或許有些人的品味真得是天生的,然更多人的品味是一點一滴不知不覺累積起來的,靠著是對目標事物的喜愛跟熱情,因為喜歡所以能一直翻閱查找相關資料,因為對該事情有著狂熱,所以可以不眠不休一頭鑽進其中而不自知歲月流逝,於是乎等自己反應過來時已經成為別人眼中擁有「品味」的半專業人士,這些跟天生沒有任何關聯,純粹依靠著自身的喜愛與熱情去推疊而出。

推疊而出的品味或許當下不一定能在工作上派上用場,畢竟工作的性質百百種,也還牽扯到老闆的個性,但當有一天伯樂出現時,這些過往經歷將成為養分,吸引住伯樂的目光成就一段佳話,過往走過的路都不會白費,正所謂「你的氣質裡,藏著你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因為這些過往,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那獨一無二的品味格調。

品味,從知識開始書籍封面

《品味,從知識開始:日本設計天王打造百億暢銷品牌的美學思考術》

  • 作者:水野學
  • 譯者:葉韋利
  •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ISSN:9789571365954
  • 頁數192 頁

相關推薦文章:

有 246 人閱讀過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