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編
更多即訊息

總算熬過十二小時的空腹,早早就去新樓醫院準備體檢,本來想從高架橋下過去,結果台鐵平面工程關係,現在變成行人才能過去,只得繞路再去新樓醫院。只是預約電話中沒聽清楚要去馬雅各中心,導致跑去本棟找不到體檢處,然後服務台志工也不清楚,最後就是跑下地下一樓的健康中心,才得到正確的答案。

體檢中心空間不大,有點小擁擠,因為剛好跟前一批預約民眾撞在一起,所以有點不知道要如何開始,不管如何就順手問了一位醫護人員,就莫名開始了體檢流程,這時候就能體驗到小空間的好處,就是進行每個體檢項目都很容易,最遠十來步就到了。

意外的是居然和同事撞在一起,他們比我早一小時來,結果一起結束體檢,有點不懂到底流程發生什麼事情了。體檢完成後就虧下同事,誰叫他在抽血時手動了一下,導致針頭跑掉,於是另一手也挨針了,其實負責醫護人員已經很厲害了,以我這種血管比較下面不明顯的也能一次到位,最慘曾經埃三針才抽到血,且位置很怪,血流的慢又痛,慘痛到不行。

總之比預期還早離開,離開時注意到隔壁有棟很復古典雅的建築,特別想繞到前頭去看是什麼樣子,結果繞一圈也沒看到,只好拍攝後頭的樣子,晚點上網搜尋下相關資訊,推測這棟建築應該是蘇內科診所的,下次有機會去這邊看醫生,順便探勘下是不是真得是他們家的。

體檢意外發現有趣的建築,順便去茶大吃飯看菜單 1

體檢完後本來是預計要去剪頭髮,沒想到髮型師家裡有人住院,臨時取消,於是想說改去東寧路上的共同工作室,結果這區不對外開放,要吃的虱目魚粥也沒開,一整個頻頻被打槍,就乾脆去原先就有想去的茶大吃飯,體檢後的空腹讓我好餓。

體檢意外發現有趣的建築,順便去茶大吃飯看菜單 2

裡面的氛圍跟現代的裝潢很不一樣,有點時代感,跟老街茶坊的完全包覆起來的包廂不太一樣,牆面是用木頭交錯而成,能保有一些些隱私,空間也夠大,真的很適合多人聚餐的說。

體檢意外發現有趣的建築,順便去茶大吃飯看菜單 3

會想來茶大就是之前聽過說這邊有提供茶具可以泡茶,本來是想在網路上找相關資料,可能現在會喝茶的不寫文,寫文的不喝茶,於是就沒找到,也因為如此才想說來一趟確認下,幸好有在菜單上找到,之前想寫的台南提供茶具的茶店清單可以動手寫了。

體檢意外發現有趣的建築,順便去茶大吃飯看菜單 4

不過這次沒帶茶葉過來,就先點日式丼飯簡餐,加 80 元多杯柚子綠茶。大體而言,飯算好吃,醬汁甜甜的充分沾裹在每一顆飯粒上,甚至有點多,剛好可以把討厭的蔬菜味蓋掉,對於喜歡甜醬汁的我而言很不錯,不過肉片有點少,記憶中沒咬到幾口;湯品部份,丸子是有點像是火鍋料的海鮮丸子,還不錯吃,只是湯的味道不是貢丸湯的味道,因為外表看起來是貢丸湯,結果喝起來不是,要說是什麼湯也說不上來,不難喝但也不算好吃;番茄炒蛋算是中規中矩,不過味到算是清爽,難得連番茄都一起吃光光,至於青江菜直接跳過,不愛;袖子綠茶,喝不太出柚子味,要吃到柚子顆粒才能感受到我點的是柚子綠茶。

體檢意外發現有趣的建築,順便去茶大吃飯看菜單 5

後面還有在加點了烏龍奶茶,一股熟悉的味道湧上心頭,好久沒喝到烏龍奶茶的說,不過奶精還是有點油,因為很懷念烏龍的味道,就忘記不能喝奶精,希望接下來幾天不要長痘痘。整體這樣吃下來,費用是 420 元,以我平常的消費習慣來講有點小貴,不過半獨立空間跟食物還不錯吃的份上,下次應該會挑中午商業午餐的時段過來,用餐價格會比較便宜,順便再點功夫茶來泡,剛好可以度過一個悠哉的下午。

不過這邊環境有點吵,很難靜下心來打文章,因此電腦雖然帶著也沒啥進展,就追完漫畫進度跟玩了一下外掛,然後就睡的天昏地暗,還好是半封閉空間,加上空間也頗大,單一邊還能躺著睡,腳稍微縮起來一些些就能躺,且冷氣超冷,幸好有多帶外套。下次要去再評估看看要不要帶電腦過去,畢竟現在帶筆電都要拆排線盒,有點小麻煩的說。

體檢意外發現有趣的建築,順便去茶大吃飯看菜單 6

晚上回來在看資料時,意外看到有媒體的文章排版好看,於是開啟開發者工具來看他們家是怎麼寫語法的,花了點時間修改成自家網站適合的樣式,且難得使用到強制優先的語法,不然顏色指定的優先程度不足,顏色無法更改過來,這時候就很慶幸自己有學過簡單的CSS語法跟使用開發者工具,不然就算看到好看的樣式也沒法子參考。

每次邊看邊改語法時,都有種海賊王的既視感,每個網站都像是歷史文本,只要讀得懂,都能從其中得到珍貴的資訊,如果看不懂,那就只能錯過珍貴的資訊,畢竟書上的示範很大部分都需要大幅修改,才能套用在自家網站,然從網站上找到的,都只需要進行簡單修改就能使用,每每這個時候都很慶幸有花時間去學些許皮毛。

只是這次修改語法,還順便把標題特效語法也套用下去了。以前有想過要用,但不能直接用 H 下去套,因為這會連動到頁面的 H 標題,為此要嘛就是頁面標題用指定語法,要嘛就是文章用指定語法,理論上用頁面會比較簡單,畢竟頁面也才十來頁,而文章有上百篇。最後我還是決定將文章中的標題用指定語法來設計,決定關鍵點就是只修改主文章的,社群貼文跟生活隨筆這種比較輕鬆的就不用了,這樣子等級落差就展現出來了,不過這樣子還是有一百多篇要改,想想就心累,就慢慢來吧~

有 9 人閱讀過此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