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滑手機時,通知欄位突然跳出 Google 地圖無聲通知,當下有點矇,點進去看後發現是 2018 年去京都進修時的足跡。當時還沒習慣自動去關 Google 地圖定位功能,於是才讓那幾天的行程定位功能都是持續開著,現在才有這麼充滿回憶的精彩回顧,某方面來說這也另一種旅遊紀錄的說。只是有點不解的是,為什麼在 24 號跳出來,理論上應該要在旅遊首日 16 號或是結尾的 27 號跳出,偏偏是中間的 24 號,不前也不後有點奇妙。

由於跳出的日子是 24 號,所以特別拉出 24 號那天的足跡,稍微看了下那天先去晴明神社買了夏季限定御守,再專程前往了今宮神社來吃碳烤麻糬,吃飽後就轉去逛了上賀茂神社的手做市集,結束後就看公車順路去了蔦屋書店的京都岡崎店朝聖,逛完後搜尋下就跑去吃山元麵藏,平常不太排隊,看人不多就排結果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不過還蠻好吃的就是。仔細回顧時間軸後,有點被自己的行程給嚇到,這也太滿了,要是現在的我應該逛完手做市集就回旅館躺平了,晚餐挑旅館附近的店家吃就好,排一個多小時的隊,想想這也太熱血了。

連假的第三天,一早就受到夥伴的小禮物,來自基隆金興的花生麻佬,據夥伴說是當地知名老店舖。以往吃麻佬都是常吃芝麻口味居多,花生口味第一次嘗試還蠻新奇的,口感上有點小黏,花生味道很濃郁,花生香氣是個讓人深刻的記憶點,口感上我更偏好台南的麻佬,黏度比較沒那麼堅強,牙齒不太能咬太硬跟太黏的東西,撇掉口感,花生味道真的很棒。

暨早上的禮物後,傍晚也收到額外的禮物,因為今天沒有支援,直接放棄吃飯把時間挪來做一切可以準時回家的事情,只是看在老闆娘眼中這樣不好,於是就額外給了我一個雞蛋薯泥沙拉麵包叫我先吃,原先是有打算吃,只是後來忙起來後只剩喝水的時間,想了想便當菜色不錯,有雙主菜跟炒蛋,那就錦上添花兩個一起吃吧~回家途中又去全聯買愛吃的豬頭皮來加菜,要是還能加上昨天的麻古金萱雙 Q,這餐就更完美了,端午連假首頓最豐盛的晚餐。

晚上有空好好吃飯,就能好好看下下午最熱門的頭條新聞-瓦格納傭兵集團反攻俄羅斯,當下覺得這也太扯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訊息越來越多,從南部的羅斯托夫市揮軍北上首都莫斯科,進軍速度飛快,在 25 號 0 點左右瓦格納傭兵們已經到莫斯科州的邊界,還傳出普丁專機已經起飛,同時段也有多台專機從莫斯科撤離,越看越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有些手腳比較快的軍武相關的創作者已經推出影片快速分析現狀,當中不少創作者都將這次反攻局面,拿靖難之變、景侯之亂、安祿山等歷史來照對,這樣一對比,我就大概明白整個局勢了,沒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這種顛覆國家的歷史時刻,真的映證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