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些原因,原本放在外頭的一些工具跟書籍們都要回來了,只是這樣子我房間根本沒位置可以放,我就在思考怎麼處理時,看著佔最多空間的書,想了想這書量我時間內也不可能看完,且有些書還是很生硬的,從看完到寫成心得文可能都得一個月以上,且現在手邊的旅遊文也寫到很崩潰,本來一篇文不只到怎麼寫到變成三篇的,於是做了個決定,我要把這些書都拿去讀冊賣。

想是這樣麼想,但執行起來還是很難,畢竟數量太多了,早早就去郵局買最大的箱子回來,也遲遲沒有動手,眼看我給自己的期限越來越近,這天狠下心直接動手整理起來。第一步驟就是先把工作用的參考書們跟一些我覺得我不會在第一時間看的書,還有一些太硬核的書,這些拿下來後,正常來說是一箱箱整理好再來輸入資料,這樣子在做後續的出讀冊需要的清單會比較簡單,只是我覺得這樣會打亂節奏,可能整理不到一半我就放棄了。

所以我採用的策略是,全部都先輸入進去讀冊的系統,之後再來處理裝箱事宜。這方法在後來打包時最大麻煩,就是要在兩百筆資料中撈出該書打勾,只是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畢竟箱子的空間有限,盡可能塞進去最多的書,但又不可以讓單一箱子重量過重,這樣不僅傷到郵務人員,自己也不好搬去郵局。在所有書籍資料都進去後,就隨意地安排如何在單一箱子內盡可能利用空間,但又不能箱子太重,畢竟有些書可是銅板印刷,小小一本份量卻不清,全塞在一起,我覺得連搬下去都會有困難。

於是我將銅板印刷的那種重量很明顯就是重的,同時這些書通常也是 A4 尺寸,箱底剛好可以並列兩本,這些都全數墊在最下面,然高度只能是箱子的 1/4,這樣上面才能放非銅板印刷的書,這些書有些厚很多,然重量卻很輕,把這些都放進去後,箱子是滿的,卻不會重量重到搬不起來。這樣子做其實蠻累得,真的挺想全部扔進箱子去讀冊,但這樣工作人員不好盤點,且沒做好重量分配,首先倒楣的是我,畢竟我還得把這些大箱子搬去郵局的說。

雖然我有做了重量分配,但我沒想到可以分配的那麼完美,除了第一箱是 17 公斤外,其他的都在 16 公斤左右,每一箱都是,我一箱箱秤重時,我自己的嚇到,且最重要的是這樣子配重完後,居然可以做到沒有多出一本書進不去,本來還以為要多第七箱,畢竟有些書的尺寸很奇怪,出乎意外居然剛剛好全進去,我都忍不住佩服起我自己了。

本來想說就分個幾天慢慢搬就好,但實在太佔房間位置,我沒法進行下一個計畫,咬牙硬是在一個下午就兩個時段把六箱一箱箱載去,郵局的人員都嚇到,很貼心的要借我推車,但我家在四樓,推車無用啊。由於我在清單上寫了箱數,想說同一天到,讀冊的工作人員也比較好確認資料,所以還是咬牙一天處理掉,不得不說還好一天處理完這些大箱子,因為當天晚上就來生理期,接下來更沒力氣搬,幸好搬完了。

搬完這些箱子後,馬不停蹄地趕緊再把讀冊不收的書,跟買很久但已經沒在用的攝影版都放上網站去賣。有些太熱門的書,因為太多人賣,讀冊就會拒收,要是往日我就算了,但這次我要清出空間來放東西,空間優先,所以就放到平台去賣,順便把放了很久也同樣佔空間的背景板也連帶一起上去,為避免賣不出去,價格也有調低一點,老話一句就是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本來擔心攝影背景板沒人要,沒想到是第一個確定的,有點嚇到,畢竟在這個時代,更輕更薄的背景板比比皆是,我這種紙質的居然還能賣出去,只能說幸運還不錯。書的部分就沒預期來的好,兩三小時後還是沒收到有人來信,我直接重新調整價格,只求出去,現在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空間,還好在調整完後,就陸陸續續收到買家信件,雖然還是沒辦法全都出去但至少出去一半,也是先換一些現金入手。

讀冊那邊的就要等賣出去才有,也不知道能不能順利賣出去,我自己是抓一本可以拿到 50 元去推估,要是有幸能全出去,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也因此為了能賣出去,在設定價格時就有以賣出去為目標去定價,價格都不高,就求能變現。

這次整理書籍最大的心得就是,本來以為輸入書籍碼會很麻煩,又要看書上數字,又要留意數字鍵盤有沒有敲錯,但因為前陣子換了個便宜的機械鍵盤,意外在輸入數字時,敲下去的回饋感很強,所以不用眼睛看身體也能分辨出手指所處的位置,在經過兩三本的練習後,到後面基本上就是只要注意書籍碼就好,這過程還蠻紓壓好玩的。

✦ 喜歡這篇文章嗎?

《煙雲漫筆》的每月慢信會收錄這樣的片段,也會分享一些未公開的草稿與旅行筆記。
如果你也想一起閱讀,歡迎留下信箱。